中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******
中新社合肥1月12日电 (记者 吴兰)中国科学家在新型碳基晶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——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,并实现了其克量级制备。1月12日,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,在常压条件下构建了碳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。
朱彦武介绍:“这里的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,微观上具有多孔特征但完整保留了晶体的宏观周期性,是一类新的人工碳晶体,未来可能在能量存储、离子筛分、负载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。电荷注入技术为构建这类碳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拼‘乐高’式的制备技术,有望成为在原子级精度上调控晶体结构的新手段。”
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,碳原子之间通过不同排列方式,能够形成多种结构,比如石墨、金刚石和无定型碳,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。近年来,富勒烯、纳米碳管、石墨烯和石墨炔等新型碳材料的发现和发展,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研究热潮。
“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个晶体结构中引入纳米单元,例如用富勒烯、石墨烯等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代替普通晶体中的原子,像搭积木一样‘搭建’出新型碳材料,可能会发掘更多新奇性质,发挥更大应用潜力。”朱彦武说。
此前,对于制备这类新型碳材料,研究人员要么是利用高温高压等极限条件,要么是采用紫外光、电子束辐照等微观处理技术,但其产率较低、产物不纯,阻碍了人们对该类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进行更深入探索。
朱彦武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新型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,早在2011年,就找到了一种化学“活化”的方式“激活”石墨烯。此后,团队进一步探索了“活化”方法的普适性。
在此次研究中,朱彦武团队创造性地使用氮化锂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,并在温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,最终得到大量的碳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。
朱彦武表示:“接下来,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长程有序多孔碳基晶体的性质,期望通过精细调节实验参数进一步调控晶体的原子级结构特征,探索更多的性质和应用。”(完)
海信与微软达成生态合作 联合推出HiTeams应用******
近日,海信与微软达成生态合作,双方将借助海信商用显示Vision Hub智慧平板产品,基于微软Teams音视频能力,以及微软智能云Azure通信服务解决方案,推出HiTeams应用。据悉,海信也成为国内首个在安卓大屏系统上与Teams建立合作的生态方,将与微软形成合力,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顺畅的大屏协作体验。
海信与微软达成生态合作,推出HiTeams应用。海信Vision Hub智慧平板产品配备摄像头,主推音视频会议领域,需要搭载海外主流音视频软件。而Teams作为整合了音视频沟通、文档协作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生产力平台,已经成为海外企业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,每月活跃用户超2.7亿,遍布181个用户市场,支持53种语言,每月一对一通话量超过10亿。
海信商用显示与微软进行生态合作,不仅将 Teams音视频能力融入智慧平板当中,双方也基于微软智能云Azure通信服务推出HiTeams应用,在预约会议和即时会议场景下均可通过更方便、快捷的操作参与远程视频会议,提升会议沟通效率。
微软智能云Azure通信服务(Azure Communication Services,ACS)谈及此次合作,海信商显海外负责人Ray Guo表示:“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典型代表,海信持续加强在显示领域的应用拓展,B2B产业出海更是海信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。我们很高兴与微软达成生态合作,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及技术,帮助海信在全球市场和世界舞台,不断提升影响力、品牌力和竞争力。”
HiTeams APP一期效果图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、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马悦表示:“展望未来,微软还将与海信携手并进,在更多远期场景展开长远深入的合作。特别是在多屏互动场景下,实现集中式数据存储、平板和智能终端连接、通用操作系统,音频视频会议系统、随处访问文档信息、触摸感知、自然输入等,为全球商用显示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国产品及技术。”
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 |